'); })();

关于五常大米的一些常识性认知

发布时间:2025-08-06 10:56:14

糊,把便条贴到墙上,过后纸撕坏了,饭粒处都撕不掉。
说点大米抛光和色选的事
七八十年代五常主要是鲜族人在种,(现在的五常大米既有东北大米的基因也有日本大米的基因,既有满族回迁龙兴之地种水稻的缘故,也有日本侵占东北带来的日本稻种),很多五常出来的人,说起小时候的五常大米,总说,那时候的五常大米真好吃,煮出饭来绿莹莹的。在70或者80年代,五常大米是不做色选的,米饭里掺杂的绿粒和纯白粒是没有完熟的水稻,现在的加工工艺是要利用色选工艺去除这些异色粒,以及掺杂进来的其他异色品种。所以,亲,那时候的大米真再也没有了,时代和加工工艺都进步了。大米抛光工艺不光是为了大米好看,米的表层会形成淀粉胶质,米的质地坚硬,容易储存,蒸煮时大米表层的淀粉胶质充分糊化,会让米的口感更出色。有些人不懂,对外宣传着,我家大米小碾子磨的,没有抛光,营养更丰富。包括某些媒体也跟着这么宣传,貌似现在人易得病都是吃精白米吃的。其实这些人都是伪专家,在这里普及一点常识吧。水稻砻谷去壳就是糙米,糙米的表层是2微米的粗纤维,粗纤维下是1微米的糊粉层,磨掉糊粉层就是白米,而米的营养60+%都在胚芽上,白米只有稻谷5-6%的营养,一粒只有稻谷5-6%的营养的白米抛光一次会损失多少营养成分?不要小题大做好不?大米适度的抛光是有好处的也是必要的。大米适度的抛光,会让大米的表层形成一种淀粉胶质,米的质地更坚硬,淀粉胶质充分糊化,会让大米的口感更好,重要的是,这样米更容易储存,不易霉变和生虫。(在这里顺道提一种专门保留胚芽的米,全称是全胚芽活米,磨去糙米的粗纤维留下糊粉层,留赔率在90%+的米,这是真正有营养又易食的米)


说点新米相关的事,稻花香的后熟期长,合适的收割期在每年的秋分时节。但是有商家为了抢新米的上市的炒作,现在每年的中秋之前就已经有五常大米新米上市了,抢收之后通过烘干达到15个水附近,开始磨米。这样的米口感并不好,从品质检测上并不能被称为五常大米。真正能被称为五常大米的稻花香是尊重时令,秋分时节人工收割,自然码垛南北晾晒,让稻秆里的养分充分回流到水稻里,以完成后熟,米才有十足的养分和口感,稻花香水稻自然充分的后熟才能充分保障大米的香型和口感。所以,每年十一之前上市的五常大米,并不是最好的,现在的科技与种植水平还解决不了后熟的问题,只能让大米提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