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乔文志讲述“Q弹”的五常大米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1-10 17:26:56

沈阳五常大米

 8月中旬,适逢水稻扬花季。站在稻浪滚滚、稻香阵阵的田野上,黑龙江省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文志对新华网一行说,作为头顶五项桂冠的五常大米,它的“好”和“真”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在保“好”保“真”的路上,我们经历了不少困难,闯过很多难关,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乔文志:用我们北方话来讲,就是吃到嘴里Q弹,有弹性,然后香、甜、糯是五常大米的突出特点。

  过去,五常大米被称为“皇室贡米”,一档节目把它冠以“中国最好的稻米”称号。

  五常大米为什么“好”?它的地域、土质、气候、环境加特殊的品种结合到一起,这“五好”成就了五常大米的“好”。五常土壤肥沃、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高。水稻生长一年一季,从种到收145天。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品质、口感好。

  历经多年,五常大米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五项桂冠,五常大米成为黑龙江的一块金字招牌。

  就因为它“好”,过去就出现过外埠大量仿冒五常大米的牌子,还有一些东北产的相近品种也打着五常大米的旗号销售。

  乔文志:说五常大米“真”、“好”,还要让消费者“信”我们。这样我们从源头抓起,从培育良种、建设基地开始,然后实现标准化种植,进行欧盟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之后我们就按照认证的标准统一生产、种植和管理。

  同时,我们还引入溯源体系,实现一品一码,客户即使远在万里之遥,坐在家中就能清楚地看到水稻生长全过程。如果来到五常,还可以到田间插秧、收割,体验春种秋收的幸福。

  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投入了品牌建设,让消费者对乔府大院的品牌从认知到认可。

  乔文志:十年前,我们遇到过“真”的问题,当时我们仅仅做大米加工,很难从源头上保证它的“真”和“好”。当时我就想,如果把它建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就能解决这一难题。

  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需要大规模流转农民的土地,出乎意料的是不少农户不同意,他们担忧地说,土地给了你,种完以后不得(意为“收成”)咋办?你种完了出现问题,我们咋办?地给你种了,我们干啥去?类似的言论在农户间传播,土地流转工作难以推进下去。

  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先在一个屯做小型的流转试验,等大家认可了再推进。同时,我走进反对呼声最高的村民家里,跟他一起算账:把土地流转给我种大米,除了1.7万元保底收入外,全家人就地转化为基地工人,每年每人收入3万元,全家一年的收入就是10万多元。听完我算的账,这位老哥动心了,决定试一试。结果他当年增收8万元,从负面信息的传播者一跃成为正面宣传员,走到哪里都说流转好、增收快。

  一家一户的工作做通后,我们在2012年成立五常市王家屯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把附近两个乡镇八个村,6千多户农民的5万亩土地集中到一起,实行连片种植。现在,增收的农民有进城买房的、出国旅游的,还有做农家乐的。

  乔文志:尽管我们的大米近三年在全国销量第一,但之前很多年都是很艰难的。五常大米是在全国大米类排名第一,但同时市场的推进难度也是很大的。

  这个品牌琳琅满目,仅五常市就有300多家企业,还有合作社,外埠也在做五常大米。所以你要脱颖而出,只是做产业化远远不够,需要做大量的品牌工作和传播推广,让消费者能够认知、认可到认准我们,所以我们后续在打品牌时下了大力气。

  未来,我们的目标确定为“传承稻米文化,铸造国米品牌”,让中国饭碗里盛满高品质的中国粮食。

  乔文志:我是土生土长的五常人,2001年创业之初,揣着2万元到北京销售五常大米,当时的乔府大院就是一个小作坊。当年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五常大米好,我要到北京、上海把它卖个好价钱。

  创业20年来,从最初的小作坊,到现在集基地建设、科技育种、农机服务、仓储物流、稻米综合深加工、市场营销、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科技型企业,一步步成长为我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