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2 09:45:10
沈阳五常大米专卖店
很多人谈论五常大米,有的人了解些行内情况,有的人一知半解,有的人是恶意抹黑,有的人是煽风点火。
个人是业内人士,自家有自己的种植合作社,从种植到加工销售都有自己的渠道,既有零售端,也有线上,感兴趣的自己去百度国忠种植,这里少点广告,说点正事。
五常大米好吃,五常大米好是毋庸置疑的,质疑与抹黑的人不见得吃过真正的五常大米,别说自己家亲戚是五常的,就是你亲哥是在五常种大米的都不见得能给你拿出真正的五常大米。这话暂时先放这,后面再说。
首先大家要明确什么是五常大米,很多人理解为产在五常的大米就叫五常大米,实际上不是这样,五常产的大米品种很多,长粒香,425、639、938、松粳系列,龙稻系列,龙洋系列,等等,但这些品种各有特点,有的高产,有的抗病抗倒伏,有的价格低易于被市场接受,有的特点在于香,有的在于软。但真正能代表五常的大米叫五常稻花香。田永太及其团队成功培育出的种子最初命名五优稻4,俗名稻花香2号,也即大家口中的稻花香。由于当年没有市场意识,稻花香这个品种作为品牌被人抢先给注册了,而五常又是实实在在的种植稻花香,所以现在的五常大米的包装上印有稻花香也是国家许可的。
舌尖上的中国说,这是中国最好的稻谷。说的五常大米是指五常稻花香,明白?不是单纯的指产自五常的大米,咱千万别说自己吃过五常大米,然后再糟践五常大米了。
那么五常大米究竟有多好吃呢?味觉的体验如同艺术,在人,五常大米的好吃程度除了与煮饭的技巧相关,还与品尝的人相关,就是同样的米香,在不同人闻出来都有差异。没有比较没有说服力,相比于籼稻,吃到东北的粳稻,一般人会觉得天壤之别,这才是米。但是在东北米里,以网上常见的几个品种来说,(长粒香,龙洋,稻花香),长粒香也有香味,同样有白节子,但是粒形是短粗的,相比较而言,米粒是矮胖子,长粒香的口感极限能达到稻花香陈米的水平,而龙洋是长相最像稻花香的品种,没有香味,完熟度高,出米率高,这种特征导致了龙洋虽然外形与稻花香相似,但是白节子少,吃起来相对有点咬头。但是生意人诚实的比较少,网上尤其是如此,卖长粒香的,标题里非得放入稻花香,卖龙洋的干脆就标着稻花香来卖,而网上真正苦逼的是卖真米的人和企业,好米买家没做好,出现中差评,自己有苦难言,这和拿长粒香、龙洋冒充稻花香来卖的企业或者商户不一样,有差评影响不大,毕竟价格低,买便宜米的人追求的本身就不是品质,但是想卖真米的碰到口感质量上的差评简直是要命一样。
这些方面少说点,主要说稻花香的口感,吃米吃成乐趣,吃成习惯,这才是对五常大米品质的认可。米香在煮饭期间会比较浓,但真吃起来的时候,香味几乎闻不到。要吃出米的口感,煮饭时用水量非常关键,水多了,米饭粘稠,水少了,米太硬,真正煮出火候适合的饭,还是需要点时间打磨并且需要一口好锅来配合的。煮好的米饭,入口有嚼劲,Q弹,这种嚼劲、弹韧恰是大米品质高低的一把标尺。科学的描述是,直链淀粉适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质检时关于五常大米的品质有着数字上的指标,食味品质85+,直链淀粉15-20%,胶稠度70mm+。五常大米与其他品种的大米在米饭热的时候还不容易比出来,很多人凑合吃下去就行,但是米饭凉了,品质差异就非常明显了。普通粳稻煮出来的米,凉了要么泄口,要么柴,而五常稻花香大米,米饭凉了入口回甜,不回生,米香持久,煮过饭的锅如果当时没有仔细清洗,隔天再来闻,锅里还能闻到饭香,这些特点是其他品种做不到也没有的。
近些年国人对大米的好坏不再体现在对香味的重视程度上了,逐渐的到了追求口感,这点跟日本相近,日本最好的大米是越光米,米饭没有任何香味,但却以口感见长。2018年国际大米评审中,五常稻花香大米和日本新泻的越光米并列金奖。那么国人如何看待五常大米呢?1954年起五常大米就是国宴用米,晚晴时期是贡米。消费者心中,五常大米就是中国最好的大米。而能够撑起五常大米这个名头的现在就只有五常稻花香了。
稻花香虽然好吃,但是这个品种矫情,易倒伏,出米率低。而且米的品质看年景,看收成,看出米率,看种植条件。原则上五常产地的大米只要地表水灌溉,稻花香米的品质大家相差无几,但有的地区还是地下水灌溉,或者山泉水灌溉,米的品质就相对差些,这在五常的边缘产区是常有的,当地的水稻收购价格也比主产区低很多,在五常的不同产区间水稻的收购价格从2.1元-3元不等(2016年-2017年),而体现在在大米的价格上,批发价就有4.4-6元不等(2016-2017年)。(上述价格指的是裸米、普通包装)
有的人不懂,地下水纯净,山泉水富含矿物质,怎么不适合种植水稻呢?水凉,种植水稻所需要的积温不够,所以水稻的品质差。曾经有个品牌的五常大米做了个宣传片,大人领着孩子到五常农村去,带着孩子在一条小溪旁直接饮用溪水,告诉孩子,这是某某品牌的五常大米的水源,因为是山泉水,水质纯净无污染,所以这个品牌的大米好吃。看过这个视频后我对他们的销售人员说这是外行人拍的,山泉水不适宜种植稻花香,随后他们再也不在朋友圈发这个宣传视频了,好像官方也删除了这个版本。有些朋友要拿这个话题跟我犟一下,我知道五常当地还是有很多产区是地下水山泉水种植水稻的,多了就不说了,只简单问你一句,你们当地水稻的价格如何?在五常收购价格体系的上游还是下游?这个说法,糊弄外行人行,具体到收购端,明眼人才不跟你扯什么山泉水呢。品质,品质才是市场定价的第一条件。
五常本身昼夜温差大,地理环境是极其特殊的,无论是其所处纬度,还是遍布的河网,亦或者黑龙江最好的黑土,更出奇的是三面环山成C字包围,能让暖湿气流在自己的小范围内回旋,水稻水稻种植所需的积温相对合适,同样地处黑龙江的其他地区做不到。而这样的先天小气候,黑龙江有三处,其余两处只能具体到村屯,比如同样有名的响水大米,品牌目前已经被当地政府稀释了,比如宁安把响水周边的几个乡镇的大米都划到响水大米里了,市面上目前基本没有真正的响水大米在售了。(顺道说下,喜欢绵软的口感可以选这个米,不必因为自己是做五常大米就贬低其他品牌,如果喜欢入口爽滑Q弹有嚼劲的选五常大米)。
尽管五常地理条件出色,但也不是每年都出好的稻花香,也不是优秀的产区就有品质的保障。典型的年头如2014年,大丰收,但是普遍米没有往年好吃,后来我们自己分析原因,当年的积温过高,虽然是产在五常,但是过高的积温相当于水稻是在辽宁这个维度上种植出来的。五常有些有名的产区,比如龙凤山,上过舌尖上的中国,2016年丰收,水稻比较成,出米率较高,但是米的品质和口感要相对往年差些,在米的卖相上,磨出来的米,有1/3的米粒看不到白节子(腹白,又叫垩白,稻花香固有特征),这不是掺假,是这个品种过于成熟高产导致的。
通常情况下,稻花香的出米率在5-5.5之间,太高米的品质口感就差些,太低,收购水稻的就会亏损,所以大家在给大米定价的时候约定成俗说出5个米来定价。以水稻收购价格2.5元来说,那么大米的批发价就是5元,2017年有些地区水稻收购价已经破了3元,相应的水稻批发价也就到了6元。从价格层面上往往就能推断出市场销售五常大米的一些端倪。有些收购水稻自己做加工的人通常就是下注自己收的稻子出米率在5.5个以上,事实上哪有那么好的运气?不说倒伏的稻子,正常站杆收的稻子个人就见过出米率4.9的。
淘宝天猫京东的某品牌55元十斤包邮,包装费,人工费,运费,运营费,不造假,不玩猫腻怎么可能是纯正的五常大米?在加工端,米企每斤米要收0.2-0.25元的加工费,人工0.2-0.3元/斤,运费如果是合作快递可以做到0.9元/斤,包装0.5元/斤,运营如果是顾的团队,每年费用要10万元附近,如果是自己组建团队费用起码要15万。5.5元/斤意味着低端的五常大米,不加人工,不加运营,不加辅助包装的成本钱,这个价格就是拿自己的力气不当钱,用着简易包装,简易磨米的老百姓都做不到,而某些品牌是怎么做到的?搞活动做促销,偶尔为之是可行,赔钱赚吆喝么,但常年这么玩没有假才怪呢。实体店的销售情况又是一种情况,我们调查过上海和南京的临街的适中门市,100平年租金40-50万,一个门店按照年销量30吨计算,每斤大米卖到12元还支付不了人工水电仓储等费用。只有年销100吨以上才有帐算,100吨销量通常是一个地区代理商的承销量,而一个门店怎么可能做到?
抛开价格层面的因素来判定五常大米,再说个常见的名称问题。很多企业在米的名称上做着手脚,比如五常大米臻香米,五常臻香米,五常寒香米,五常稻花•香米,五常大米贡米,貌似名字越高大上越能证明自己是五常大米,其实不是这样,真正的五常大米叫五常稻花香米,或者五常大米稻花香,产品名称处显示的是稻花香米。这些玩文字游戏的第一眼就可辨别真假。
五常大米属于长粒型,长度6-7mm,(不是长粒香,长粒香是短粗的),腹肚宽度在2.2-2.5mm附近,每一粒都有白节子,或大或小,在丰产的年份,白节子的特征有的就不明显了。而近似的掺假通常是用639,长度相近,但是粒形略粗些,腹肚2.8-3mm附近,另外没有白节子。通常每掺入10%,大米的成本降低0.3-0.4元/斤,很多米企掺30%都算是良心的,但成本却可以每斤降低1元附近。有人说,我们自己买稻子,找米长加工还不行?除非你不在五常加工,听一个石油企业的朋友说过,几年前主任带队给单位搞福利,跑五常收了一车稻子,磨出来回到大庆一看,一车假米。
上张图吧
这是从外观上辨别五常大米。另外可以米饭的特征来辨别,五常大米煮出的饭筋糯适宜,凉了不会回生,凉了再吃微微的甜,煮饭的锅如果当日不刷,次日整个厨房都飘香。重要的是,这米是能煮出米油的,米饭盛出来后锅底会有米油残留,而一碗饭折向另一碗,空碗不挂饭粒。继续上图
沈阳五常大米专卖店
锅底有亮晶晶的液体,经久不干,不流动。小的时候家里穷,用米饭粒替代胶水浆糊,把便条贴到墙上,过后纸撕坏了,饭粒处都撕不掉。
说点大米抛光和色选的事
七八十年代五常主要是鲜族人在种,(现在的五常大米既有东北大米的基因也有日本大米的基因,既有满族回迁龙兴之地种水稻的缘故,也有日本侵占东北带来的日本稻种),很多五常出来的人,说起小时候的五常大米,总说,那时候的五常大米真好吃,煮出饭来绿莹莹的。在70或者80年代,五常大米是不做色选的,米饭里掺杂的绿粒和纯白粒是没有完熟的水稻,现在的加工工艺是要利用色选工艺去除这些异色粒,以及掺杂进来的其他异色品种。所以,亲,那时候的大米真再也没有了,时代和加工工艺都进步了。大米抛光工艺不光是为了大米好看,米的表层会形成淀粉胶质,米的质地坚硬,容易储存,蒸煮时大米表层的淀粉胶质充分糊化,会让米的口感更出色。有些人不懂,对外宣传着,我家大米小碾子磨的,没有抛光,营养更丰富。包括某些媒体也跟着这么宣传,貌似现在人易得病都是吃精白米吃的。其实这些人都是伪专家,在这里普及一点常识吧。水稻砻谷去壳就是糙米,糙米的表层是2微米的粗纤维,粗纤维下是1微米的糊粉层,磨掉糊粉层就是白米,而米的营养60+%都在胚芽上,白米只有稻谷5-6%的营养,一粒只有稻谷5-6%的营养的白米抛光一次会损失多少营养成分?不要小题大做好不?大米适度的抛光是有好处的也是必要的。大米适度的抛光,会让大米的表层形成一种淀粉胶质,米的质地更坚硬,淀粉胶质充分糊化,会让大米的口感更好,重要的是,这样米更容易储存,不易霉变和生虫。(在这里顺道提一种专门保留胚芽的米,全称是全胚芽活米,磨去糙米的粗纤维留下糊粉层,留赔率在90%+的米,这是真正有营养又易食的米)
说点新米相关的事,稻花香的后熟期长,合适的收割期在每年的秋分时节。但是有商家为了抢新米的上市的炒作,现在每年的中秋之前就已经有五常大米新米上市了,抢收之后通过烘干达到15个水附近,开始磨米。这样的米口感并不好,从品质检测上并不能被称为五常大米。真正能被称为五常大米的稻花香是尊重时令,秋分时节人工收割,自然码垛南北晾晒,让稻秆里的养分充分回流到水稻里,以完成后熟,米才有十足的养分和口感,稻花香水稻自然充分的后熟才能充分保障大米的香型和口感。所以,每年十一之前上市的五常大米,并不是最好的,现在的科技与种植水平还解决不了后熟的问题,只能让大米提前上市。